今日(2月24日)是农历正月十三,也是河源市连平县“忠信花灯节”一年一度约定俗成的吊灯、上灯(赏灯)的大喜日子。

  当天上午,连平县委、县政府在该县“全国文明村”——忠信镇司前村举办了以“非遗过大年,文化进万家”为主题的节庆活动,同时以同步网上直播的方式,对外展示“忠信花灯”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据了解,“忠信花灯”是连平县客家文化中的一颗绚丽的瑰宝,忠信花灯以红色为主色调,采用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,是一门带有喜庆色彩和乡土特色的客家灯彩艺术。

  它寄寓着民间民众的美好愿望和祈盼,洋溢着浓郁的山乡民俗风情,既是河源客家人文思想和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,也是一朵民间艺术奇葩,同时也是河源八大“客家第一系”之“客家第一灯”,此外,“忠信花灯”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
  据连平县文广旅体局有关负责人介绍,忠信花灯依托吊灯习俗而存在和发展,吊灯习俗则以花灯为载体而传承和延续。忠信吊灯习俗是忠信地区六镇(忠信、大湖、绣缎、三角、油溪、高莞)人民在长期农耕生活和继承客家传统元宵赏灯习俗中而形成的,以祭祖、添丁为内容,以花灯、舞龙狮和八音为载体,是一项含有历史、民俗、艺术等诸多文化内容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。

  在忠信地区,凡是上一年添有男丁的人家,会在除夕到元宵节前后这段时间,以忠信花灯为主要象征物,借“灯”谐音“丁”的意蕴,在宗族祖祠里举行一种集体性庆贺家族“添丁”的诞生礼俗。

  吊灯习俗由放灯绳、选灯、迎灯、上灯、暖灯、化灯六个环节组成,每个环节时间不同,从腊月二十五日到正月二十,跨时较大,场面热闹。其中,最隆重的是上灯环节,“上灯”之日普遍选在正月十三,因为“十三”与“十生”谐音,寓意“新丁”健康成长,一生吉祥。

  上灯环节内容丰富,包括祭祖、升灯、上族谱、家训诵读、摆灯酒宴等环节,充分体现了忠信地区民众对血脉绵延的重视,对家族繁衍壮大、人丁兴旺和国泰民安的祈愿。

连平今日举行“忠信花灯”吊灯上灯习俗

今日(2月24日)是农历正月十三,也是河源市连平县忠信花灯节一年一度约定俗成的吊灯、上灯(赏灯)的大喜日子。 当天上午,连平县委、县政府在该县全国文明村忠信镇司前村举办...

连平今日举行“忠信花灯”吊灯上灯习俗

今日(2月24日)是农历正月十三,也是河源市连平县忠信花灯节一年一度约定俗成的吊灯、上灯(赏灯)的大喜日子。 当天上午,连平县委、县政府在该县全国文明村忠信镇司前村举办...

 咨询购买

开云官网

咨询热线

010-88552126

 在线咨询  在线预约
开云官网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