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底,毕业8个月后的一个下午,和领导请假说,要去售楼处买套房。

  在那个买房靠抢的热烈的下午,谁也没料到3年后收房时,房市遇冷打八折。尽管问题多多遗憾多多,但好歹,我们终于可以,用一套房子开启新生活了。

  接下来,我会介绍房子装修过程中的策略、遇到的坑,以及为搭建智能家居我入手的设备清单,希望给大家一个参考。因为房子的关系,本年度文章更新显著放缓,现在,我又回来啦,欢迎关注!

  我的策略是:需求场景化。简单点说,就是你希望在某个场景中,用什么样的产品,干什么事情。然后根据意向产品和个人需求,针对性地进行设计。

  以我家厨房为例,如何在3.5平的空间内放下油烟机、灶、蒸箱、烤箱、箱式洗碗机、冰箱(500+升)?不可能!!!但如何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的最优解?冰箱放外面(具体哪里)?餐厅设小岛台放洗碗机?卡座+冰箱?等等都考虑过。最后根据动线设计,将原来的“L型”厨房改为“U型”厨房,以扩大台面空间并放置洗碗机,餐厅对面设置卡座+冰箱位,集成烹饪中心=油烟机+灶+蒸箱+烤箱,搞定。

  1、尽快确认户型图、尺寸图,对各个空间内能放什么有个基本概念。有条件的找开发商要CAD尺寸图,也可以像我一样,拿尺子或者小米测距仪一个个空间量;

  2、应尽可能多的增加收纳空间,特别是小户型,收纳柜的占比大概在面积的10%-15%左右,且要注意位置的合理分配,切勿过度拥挤;

  3、对“智能家”做场景化盘点。从玄关开始,到客厅、餐厅、卧室、阳台等各个空间,想象你需要实现什么样的智能化(例如进门开灯),并将各个空间需要的产品列成清单;

  1、有条件一定要为开关留一根零线,这根零线会让你以后购买设备省钱,且为智能产品提供更便捷、多元的交互体验;

  2、仔细考虑走线问题。投影的线预埋需要怎么走?音频线怎么走?网线除了客厅,是不是还要拉一根到书房?网线一步到位选高质量的六类即可;

  3、为电动窗帘、智能扫拖一体机等各类设备留好插座、进水/下水,精装房也没关系,现在电工开槽引线很方便,可以咨询本地电工师傅一下;

  4、确定智能灯光方案,例如用Yeelight的智能灯+普通开关,或者Aqara的智能开关+普通灯具,有钱有零线的情况下,你甚至可以用Yeelight的智能灯+ Aqara的智能开关;

  5、确定智能平台, Aqara的有些型号,如带T、H的不能接入米家,不过后期如果玩Home Assistant,平台都不是问题,而且我相信,想玩好智能家居的朋友,最后大概率会尝试Home Assistant。

  大概率,很多朋友会选择封阳台,如果你恰好也选择了网购断桥铝窗户,这里面的门道和坑可太多了,就算本地购买,也值得注意。

  我这边选择的是:110极窄平开、厚度2.0mm、5+20A+5信义玻璃、充氦气一体折弯、PA66+三元乙丙、五金全套德国霍曼,单价650每平,总共25平花费近2.8W。

  根据报价,超大玻璃增配120/方+物流增配60/方,每方增配180/方,按理说已经增配了,后面的物流运费又无故增加400,问客服,就是打太极,未给出合理理由。

  吊机费用过高,两个框要加1800,我直接找量尺的师傅吊装,花费800,省下1000,这里又是一个坑。

  网上选购,一般地区商家都没有直营的服务和售后团队,都是找本地的师傅过来帮忙,而水平就参差不齐了。

  之前看此商家的评论说有尺寸量错的,我一再和商家确认尺寸,他们说师傅是专业的,让我放心,结果就是从4月19日生产,到5月27日才到货安装,而尺寸基本全部量错,卧室+书房+餐厅+阳台,尺寸全部出错,最夸张的是图一卧室,这个误差是怎么来的?图二的餐厅四周全部不等宽,我都气笑了。

  另一个坑就是用料不清晰、胡乱收费,你不问就绝不告诉你。给我安装按个师傅说用之江的胶好的五金配件要加2000元,我本来已经付了3000多的安装费,那岂不是光安装就要5000多?后来在我的询问下,客服说用的胶是之江的,这个师傅就被我下线了。下面这个安装标准,应该是内部文件,不小心发给我了,然后后面安装又被我抓到把柄。

  类似的磨损、划痕等瑕疵不要太多,因为给我耽误时间太长了,也就勉强接受了,客服说师傅会修,我觉得,啃根本就不是修不修的问题,而是我拿到的,就不应该是这样的残次品。

  根据对方的安装标准,必须使用不锈钢,但是安装时候给我用的是所谓的“小黄鱼”,然后辩称标配不是不锈钢,要加钱,后面我甩给他们自己的安装标准,哑口无言了,还问是谁发给我的。

  作业时,师傅完全没有安全措施,站在22楼外面,用一只脚勾着窗框,害得我是不是要过去拉着他,万一出现问题,业主肯定也会被追责。

  从4月19号下单,到最终安装好,是6月13号 ,耽误了近一个月工期。到9月份宁波一场台风过后,主卧、阳台、书房、餐厅,所有的窗户全部漏水,餐厅尤为严重,这还是全程有人盯着干的结果。

  工期耽误的损失比较大一些,因为拆了窗户,屋内的建筑材料受损,且和装修公司合同预逾期,工人都是约好的,费用另算,第二次漏水墙面需要修复。和售后谈赔偿最低3000元,最后只承认给1500,你爱要不要,现在也还没解决。

  如果是毛坯开始装修的话,开关一定要预留零线,零火智能设备的稳定性、性价比、通用性都要好于单火,所以有条件做零火线更好。以下为同款零火与单火的价格对比。

  我家主要更改了客厅的走线。主要思路是将所有可能看得到的线全部隐藏起来,电视的开关上移藏在电视后面;为真力G one音箱和F重低音音箱在两侧各增加了一个插座;由于设计了投影,走线从电视柜一直到对面的墙壁上,走线的音频线类网线、HDMI线等。

  为了覆盖尽可能多的使用场景,我用了光纤+3.5mm的双方案,以下两个产品是朋友推荐的,质量不错:

  另外在全屋需要使用智能窗帘机的地方,都预留了插座。开发商预留的单火开关不好改就没动了。

  网线也从客厅拉了一条到里面的书房做有线Mesh,智能家居要保证网络覆盖到位,最好提前设计好。

  接下来,为大家带来几种我已经购买的“智能家”好物,本篇先做一个简要的介绍,等所有产品连调好了,为对大家带来更细致和有针对性的详解。

  绿米 Aqara是打造全屋智能一个绕不开的品牌。Aqara支持Zigbee,相对而言,体验更好一些,但是成本也相应高一些。同时Aqara的产品(部分)可以支持Aqara、米家、HomeKit不同平台,所以从一开始就是我的首选。

  进屋自动开灯,离开自动关灯,天黑关窗帘等智能场景都可以通过Aqara实现,要实现这些功能,我们主要需要设备是人体传感器、门窗传感器、智能开关、窗帘电机等。

  传感器可以先从人体传感器E1和门窗传感器E1入手,智能开关从D1和E1入手,先用用看,后面再根据个人需求升级即可。其中传感器是智能场景必备的设备,智能开关D1和E1主要用来取代传统开关,控制家里的非智能灯,如果已经选择了智能灯,如Yeelight的智能灯,则不需要再购买智能开关了,或者使用部分零火开关来控制智能灯。

  ▼智能开关H1单火单键,是一款高品质的别墅级开关,联排安装更好看,支持Homekit,不支持米家,除了贵真的没缺点,我放在入户处控制鞋柜、酒柜灯带。

  H1比一般的开关要有分量,采用无边框设计,通体金属漆使产品充满金属磨砂质感,显得比较精致优雅。圆形指示灯在底部中央位置,使用时会进行闪烁提示。

  ▼安装比较简单,取代原86盒开关即可,接线W之间。不管是正面的无边框式按键,还是背面的设计,整体都精工细作,符合其在该价位段下的品质要求。

  ▼H1采用微动结构设计,键程较短,按压比较省力且声音反馈清脆,在使用上也体现出高级质感。

  ▼T1单火线双键版,因为厨房和餐厅灯为非智能灯,使用T1用来控制这两个灯。

  是比较雅致的白色,表面是触感细腻的磨砂质感,显得比较高级。按键同样采用了无边框设计,圆形指示灯分布在单个按键的边缘,整体呈中心对称。

  ▼T1支持Zigbee3.0,可接入Homekit,键程比H1稍大一些,个人觉得反而更接近传统开关的键程手感,按压声音非常小,消除了传统开关按压时的碰撞噪音。

  ▼我自己入手人体传感器E1、T1、P1三个型号,入门从E1开始即可,好用且性价比高。

  三个型号传感器外观都差不多,以P1为例,里面包含一个感应头盒一个支架,且传感器顶部有一个光感,可以感应光照变化,环境较暗时可联动网关自动开灯。

  ▼人体传感器自带的小支架,可以粘在传感器底部,然后贴墙/门放置或者倒置,且能随意调整传感器角度,可以更好的适应场景。

  ▼门窗传感器,大家直接选购E1即可。分为大的主体和小的磁铁,安装时,建议主体放在移动的门框或者窗框上,而磁铁装在开合的门窗上。

  ▼安装时,主体和磁铁的距离保持在22mm内,且把主体和磁铁上的标识中间对齐。门窗传感器可以检测门窗的开合,例如晚上回家开门,通过联动智能开关,自动把灯打开;如果门或者窗呗打开,会自动推送警报,提醒用户门窗开了。

  当然还有其他烟雾传感器、天然气报警器、温湿度传感器等,大家可以按需选购,但是常用的也就是人体和门窗传感器,这两个可以根据使用场景多买一些。

  ▼Aqara设备的一个要求就是必须配合网关使用,网关相当于智能设备中枢,用来联调设备之间的联动。Aqara比较熟知的网关有空调伴侣P3、M1S,因为我家三个空调需要智能联动,所以买了三个空调伴侣P3,同时作为网关使用,后期也可以接入Home Assistant。

  我买的是带温湿度传感器的套装,温湿度传感器可以自动检测空间内的温度湿度,在某一温度时可以出发空调自动开启、关闭,来调节温度。

  ▼空调伴侣P3是16A的插头和16A的插孔,配合空调使用,同时充当网关,如果一个主卧、次卧、客厅各有一个空调,那么买三个空调伴侣P3,其作为网关使用也完全足够覆盖全屋了。

  ▼空调伴侣P3可以接入Aqara App、米家和Homekit,默认是接入Aqara App的,要切换成米家要按十次顶部按钮,再根据提示接入米家,相对麻烦一些。

  对于需要接入网关的开关、传感器,添加设备时选择空调伴侣P3即可,一物两用。

  说了这么多,Aqara的智能开关用来控制非智能灯(单火开关)或者智能灯(零火开关),配合人体传感器和门窗传感器,可以实现开门自动亮灯、人来/人走自动亮灯等各种智能场景,是非常值得入手体验的。

  易来 Yeelight的拿手好戏是光,最开始接触的产品是Yeelight的智能彩光代和屏幕挂灯,且其凭借青空灯出圈过。

  Yeelight因其高显色指数、多样的智能玩法给了我比较深的印象,因此在准备打造“智能家”的开始,我便毫不犹豫地准备选择Yeelight全套智能灯来打造全屋光影。

  购买纤玉Pro主要看中的是它Ra95的显色指数和日光算法,且可以接入米家和Homekit平台。其中显色指数越高,越接近自然光,日光算法可以根据日出/日落时间,匹配“日出唤醒”和“日落开灯”,让家中光线随自然流转。

  ▼毕竟是要覆盖20-30平空间的客厅灯,其尺寸比其他灯具确实要大很多,长度接近1米了,放在我1.4米的书桌上显得比较大。但是其厚度却比较小,35mm显得非常纤薄,放在客厅简约百搭不突兀。

  ▼自带遥控器,放便在任何地方开关灯或者调光。其设计风格简、圆润,与吸顶灯的风格保持一致。

  除了通过遥控控制,在接入智能平台后,你还能通过小爱同学、天猫精灵、Siri、米家App来控制灯光变化。

  ▼背板采用一体式的高强度金属板,厚度达到0.8mm,强度高不易变形,白色喷涂简约、自然。除了四个固定孔位外,没有其他孔隙,可以有效防止蚊虫等异物进入内部。

  ▼灯罩采用亚克力材质,拥有较高的透光率,表面亮度好,长久使用灯面也不易变色。采用卡扣式结构,安装也方便。

  纤玉Pro覆盖了12组共240颗灯珠,透镜精度高,冷暖灯珠的比例为1:2,额定功率为90W。通过调光,亮度和色温变化,可以模拟不同时间段的光线,柔和不刺眼。

  ▼安装直接在微信Yeelight小程序上预约即可,专业、快速,且比其他平台的安装师傅价格要便宜不少,还是值得推荐的。

  ▼点亮后的整体效果(幕布下文也会介绍)。Ra95的显色指数真的不是瞎说的,拍完照片都不用调整色白平衡,直接就非常接近太阳光的白平衡了。之前在室内开灯拍照,白平衡永远是不准确的。

  ▼主卧灯和次卧灯选择的也是纤玉系列的吸顶灯,老婆喜欢星空的感觉,所以是星轨版本的。

  纤玉450、350和客厅灯一样,同样也是Ra95的超高显色指数,支持2700K-6500K的暖光到白光之间的无极调光,支持日光算法的“早安唤醒”和“日落助眠”、支持语音等智能控制,也同样拥有纤薄的外观。

  ▼纤玉450和350的厚度也一样,区别在于纤玉450稍大,直径是450,亮度为50W,适用面积为15-20平,我用在空间稍大一些的主卧;纤玉350直径350,亮度为24W,适用面积为10-15平,装在面积小一些的次卧。

  ▼都采用了卡扣式结构,拆装方便。灯罩上密布了不同的星空点用来镂空透光;背板采用0.8mm的高强度金属板,安装完成后,背板紧贴房顶,不用担心顶部积灰不干净。

  安装师傅反馈这是他装的灯里面质量很好,我问好在哪里,他说一摸就知道,拿在手里也有分量。

  ▼由于我对书房的光有特殊要求,特地挑了Yeelight的slim系列的智能全光谱护眼灯C320,C320是18W的,刚好适合我那个小书房,另外还有C420,灯光24W,适用面积更大。

  这款Slim系列的C320,特色就是薄,是我见过的最薄的吸顶灯,边框只有1.2CM,另外,它是RG0无蓝光危害的护眼吸顶灯,在书房里用不要太合适。

  ▼C320的质感确实非常好,灯罩的发光面采用的CNC工艺,且做了磨砂的漫反射防眩光设计,看起来边框和发光面是一体平面的,几乎达到了纯平,可以导出更均匀的光线。

  超声波焊接和全封闭的设计,有效防止蚊虫进入,边框也做了悬浮设计,看起来比较有科技感。

  ▼外观好看,但是功能才是C320的绝对亮点。Ra95超高显色指数+RG0低蓝光危害,达到豁免级别,不管是我还是以后的小孩在书房学习,都更有保障。

  Slim C320支持日光算法,一年四季Ai自动更新、同步自然光,感受“日出唤醒”和“日落开灯”。支持无极调光和APP预设,亮度可在10%-100%之间来回调节,色温可以在2700K-6500K之间冷暖调节。

  ▼得益于单独设计的夜灯驱动,C320拥有独立的夜光模式,夜光模式的最低亮度仅为最高亮度的0.2%,仅有3lm。灯内2个驱动,一个用于日常超明,一个用于夜灯照明。

  ▼餐厅选的是时光吊灯,主要看中有三个灯罩,可以高低错落的排列,比较有设计感。

  整体也是纯白、极简风格,相对来说比较百搭。不过此款不是智能款,送的灯泡是普通灯,如果换成Yeelight的智能灯泡的线灯口),就能做智能灯使用了,不过我是通过Aqara的智能开关控制来进行智能化控制的。

  ▼灯头和灯罩组合安装好后的样子,挑了挺多餐厅灯,还是觉得这个好看,浓浓的北欧风,三个一组,可以满足10-15平的餐厅用光需求了。

  ▼安装好之后的样子,线还没有完全直,挂一段时间就好了。由于还在做最有的油漆工作,所以暂时用袋子罩住了。

  普通开关关闭Yeelight的智能灯后,就直接切断电路,导致智能灯下线,而凌动开关可以使配套的智能灯光灯不离线。

  ▼凌动开关拥有独特的自回弹设计,按压产生特定电流脉冲后,智能灯检测到并执行特定算法后,实现灯具常通电。

  通过按压内部的红色小点并旋转90度后,可以变为普通的翘板开关,控制传统灯具,即开关即可以控制Yeelight智能灯,又可以控制普通灯具。

  ▼开关顶部有通断电开关,自回弹模式下可以一键断电,同时凌动开关可以直接替换传统86盒开关,比较方便。

  ▼另外我还入手了智能调光开关,同样可以实现熄灯不离线,还能调节色温、亮度,进行模式切换。有贴装版和86盒装版,我各买了几个,省心方便。

  ▼窗帘智能化是智能家居中感知比较强的场景,在打造“智能家”的过程中做了充分的考虑,并早早设计布局了取电插座。

  我选择的是米家智能窗帘1S,功能全面且价格合适。入手之前要确定所需的尺寸和窗帘层数,我这里做一层纱帘和一层遮光的窗帘,所以购买了两套。

  ▼米家1S智能窗帘的电机是圆柱形,白色的机身短小紧凑,表面白色喷涂,质感较细腻,整机拿在手里有一定的分量,感觉外壳应该是金属的。

  ▼电机和滑轨接触采用的是齿轮咬合设计,使传动箱和电机的连接更稳定,窗帘的运行也更平顺。

  ▼顶部有窗帘电机的配对按钮,并标有电机的参数。这是一款扭矩1.2N·m、开合精度5mm、可承重50kg的永磁直流电机,可以保证不同重量的窗帘具有平稳一致的运行速度。

  ▼安装过程中,安装师傅会根据需求确定开合方式(双开、左/右单开),同时细致的调整轨道的长度和双轨之间的距离,保证轨道正好完全贴合窗帘盒预留长度,并上紧螺丝钉。

  ▼我入手的是双轨,原厂的轨道质量非常好,白色喷涂,看起来厚实稳定。在轨道末端还设置有挂钩,可以将电机隐藏在窗帘后面,并防止两侧漏光。

  ▼米家智能窗帘1S采用拼接轨道设计,因此不需要上门测量,也不需要等待定制时间,根据长度购买好了,师傅只需要一次上门就能完成安装。

  ▼滑车是轻音滑车,运行比较安静,挂钩是不锈钢的滑轮挂钩,运行顺滑且耐久不腐蚀。挂钩数量安装师傅也会根据长度帮你选择好,基本不需要操心。

  ▼电机通过齿轮和卡扣和轨道接触,切轨道上有快拆按钮,拆装都非常方便。米家智能窗帘1S的电机确实要比其他品牌电机短一些,超短的设计看起来更小巧、美观。

  电机底部中间有一个指示灯,左侧还未连接米家APP,右侧联网成功。通过长按底部按钮5秒即可通过米家APP添加设备,完成智控。

  米家1S通过Wi-Fi协议进行联动,因此不需要额外配置网关就可以正常使用。

  ▼米家智能窗帘1S有多种控制方式,包括遥控控制、语音控制、APP控制,手拉启动等。

  遥控三个按钮分别是开启、暂停、关闭,非常简单,且带有遥控磁吸底座,方便放置;

  连接米家APP后,可以在控制界面看到窗帘的开合程度并控制,也可以通过手滑开启和关闭,开合精度为5mm,非常准确;

  同时支持智能场景设置和定时开合。我非常喜欢和期待的一个功能就是设置早上起床时间,窗帘将会在35分钟之内缓缓开启,通过缓慢的光线变化唤醒睡眠的你,比粗暴的闹钟唤醒要温和、自然多了。

  ▼自从养了宠物,家里的清洁全交给我了,本来用的手持式吸尘器已经比较方便了,但你还是得拿着它自己清洁啊!

  全自动的扫地机器人才是我的菜,就和我买嵌入式洗碗机是一个道理:能不动手就不动手。直到我看到石头G10S Pro扫拖、洗烘全自动,还有比这更适合我的吗?

  ▼石头G10S Pro包括基站、主机、 200mL的石头专用地面清洁液、可替换积尘袋、可替换滤网、电源等。

  所有东西都被塑料薄膜包裹,保护较好。基站是百搭的黑白配色,简单、时尚、又显高端。

  上面三个桶分别是污水箱、清水箱、集尘盒。其中污水箱和清水有提手,方便提拉;右侧集尘盒内部有集尘袋,售后上门安装时表示2个月换一次即可,且还能反复使用。

  ▼石头G10S Pro清水箱内部有银离子抑菌模块,在拖地的时候可以对地面、拖布进行有效抑菌,根据官方数据,对大肠杆菌、金黄葡萄球菌等微生物的抑菌率达到了99.99%。

  ▼集尘盒盖子也是黑色磨砂质感,扣手处有拉丝金属铭牌,镭雕了石头的标识,在细节上体现了质感。

  内部是可循环使用的集尘袋,采用封闭式卡扣设计,自封口抗菌尘袋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滋生;设计容量为2.5L,可保证2个月倾倒一次垃圾,一年只需要倒6次垃圾,大大减轻工作量。

  ▼石头G10S Pro基站后部设计了线材收纳空间,可以将插头缠绕收纳在背后,算是一个稍显用心的小细节。

  ▼基站底部的清洁推板和清洁刷,做了封闭式的设计,清洁拖布时候,清洁推板左右移动,同时伴随清洁刷的高速滚动,可以快速清洁拖布,同时也能保证基站本身的清洁更方便。

  黑色磨砂哑光质感,logo和标识采用高亮银色镜面设计,三枚按键也是银色磨砂金属质感,前后弧面扇形区域通过碳纤维图案刻画了其高端调性。

  ▼机器正面的全新升级是我买石头G10S Pro的重要原因之一。石头G10S Pro正面搭载了高清晰度的彩色摄像头,下方是补光模块,可以通过摄像头拍摄运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物,并进行实时视频和双向语音通话,以后可以很好地招猫逗狗了,期待家里的猫狗会是什么反应。

  Reactive AI 2.0避障传感器,搭配RR mason 9.0算法,使得机器运行时,可以在毫米级的水平上精准运行、避障。

  ▼底部红色胶刷配合黑色机身,非常经典的搭配。纯胶主刷使用的是全向浮动的结构设计,可以在多维浮动,保证时刻贴合地面,两侧的大尺寸橡胶浮动驱动轮,过坑过坎不在话下。

  前部配有万向轮,轮子周围布有大量的传感器,例如VibraRise AI智控升降传感器,在识别到地毯后可以升起拖布;可以动态调速的三头边刷,可以把垃圾送入主刷区域。

  ▼机身后面的集水盒区域,拥有250ML的容积,并且可以通过下方的补水接口,自动在基站处完成补水,完全不需要手动操作,拖地谁快用完了自动补水后再次回到原地方开始工作。

  ▼“智能家”在设计之初,我就为石头G10S Pro设计了摆放位置,并重新布了上下水口,就是为了这一套智能上下水套件和智能烘干套件,进一步解放双手。

  ▼智能上下水套件也是相同的设计风格,相比于标配的污水箱和清水箱,做了一体化设计,且不能打开,只需要定期打开顶部的口添加石头官方的清洁液和消毒剂即可。

  内置的清洁液存储仓,一次倒入1L清洁液,每次使用时,机器会自动按比例稀释使用,一年加两次就够。

  ▼智能烘干套件对于我这个身处沿海城市的南方而言,还是很有必要的,北方地区可以按需选配。

  智能烘干套件说白了就是个带有加热模块的风扇,将45度热风持续吹到拖布上,可以加速拖布干燥,最快可开启6倍速达成烘干。

  ▼阳台的东边是我为石头G10S Pro预留的进水管,师傅先关闭家里的水,安装角阀,我这个进水口藏到桌子里面了,相对比较深,自带的角阀如果不匹配,在师傅那里买一个就行,加安装一共30元。

  ▼石头官方为智能上下水套件配了足够长度的进水管和下水管,两根粗管并联到一起用来进水,一根细管单独用来下水。

  管子的长度师傅会按照要求自行裁剪,保证刚好和安装环境匹配,安装师傅还是比较细心的。

  ▼智能烘干套件要配合套件中的底座使用,底座的拖布区域是带了热风口的,主机产生热风然后传到拖布区域进行烘干。

  使用智能烘干套件后,套件中的插头一头插到基座上,一头连接电源,通过这个套件来给整机供电。

  ▼智能上下水套件和智能烘干套件安装好之后的样子,基座宽度会多出来一个烘干套件的厚度,对尺寸要求严格的朋友一定要注意尺寸。

  一个值得升级的地方在后面三根管子的收纳,建议机身后面可以设计三个卡扣,或者单独再配三个可以粘贴的卡扣,显得规整一点。

  ▼智能烘干套件和智能上下水套件顶部都有指示灯,平时是熄灭的,按一下,如果指示灯显示显示白色,代表运行正常,可以以此判断机器的运行情况。

  ▼安装师傅会指导用户下载、安装、连接,并做最后的调试,一切完成后,即可。因为我家暂时还在做最后的清洁、收尾工作,因此安装师傅还帮我关电,并用塑料袋重新保护起来了。

  至于更详细的使用体验,我们后面会再用两篇文章来说明,包括本身的使用,以及接入智能系统后的联动规划等,欢迎关注。

  ▼投影和幕布都规划了,没有音箱系统,属实说不过去,看来看去,预算不断上涨,最后1万多拿下了线套装,我也算是老用户了,挡不住喜欢,客厅也一步到位。在购买前就联系真力专业售后,根据我的使用面积和需求推荐了G1、F1,并没有推荐我上G2或者更高级别的音箱。也告知了摆放位置和布线要求,客厅的定制柜子根据要求做了微调。

  ▼有一说一,任何一个对颜值和声音品质稍有要求的用户,估计都抵挡不住真力G系列的诱惑。

  ▼线在设计上优雅简洁,其根本在北欧人贫富差距小,不用通过繁复、独特的产品设计来强化身份认同,对审美的追求趋于大众化。

  正面是一个25W的3/4英寸的高频单元和一个25W的3英寸的低频单元,压铸铝箱体重达1.5Kg,长久耐用。底部是真力的英文标识和一颗指示灯。

  中间黑色方形按钮为音箱开关,底部是半隐藏式的电源接口和3.5mm RCA音频接口。

  ▼线出厂标配了白色的Iso-Pod底座,这个软质的橡胶脚垫专门为桌面使用设计,音箱立在桌面时可以稳住音箱,减少桌面共振和声染色,同时支持前后15度范围内的俯仰调节。

  ▼由于线是通过前后两块压铸铝拼接而成,受制于材料成型工艺,从侧面看,中间会有个不大不小拼缝,拼缝立整自然。

  ▼由于打算放客厅电视柜两侧使用,所以顺便入手了一对白色L型桌面支架,型号为8010-320W,这支架居然在官网卖断货了。

  ▼德国制造,铝材折弯和冲压成型,白面也做了和线一样的白色喷涂,连表面质感也保持了一致。

  ▼为什么要买F one?其实官方简介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,G1配F1之后,才能发现完整线低音音箱的下潜频率可以到35Hz,频率响应范围为35Hz-85Hz之间,G1适配F1之后,其频率范围达到35Hz-20kHz,可以领略全频段声音的魅力了。

  ▼F1由上部的一体深冲钢箱体和下方的三角底座组成,金属件厚度实在,产品直径305mm,高度256mm,重量也达到了惊人5.6Kg。

  F系列音箱由芬兰著名设计师Harri Koskinen设计,Koskinen在上世纪90年代凭借其设计的Block Lamp冰块灯一战成名。F系列音箱也保持了其作品简约性和通用性的特点,顶部的弧线和两侧的微弧线纯粹,没有其他无意义的形态元素干扰,带来更好的声音下潜。

  ▼底部logo压印成型,通过打磨露出金属铝材本色,体现出材料本身的质感,下方指示灯几乎严丝合缝地嵌在金属内部,工艺精度控制很好。

  箱体和底座结合处仍有自然的结合缝隙,缝隙虽然不算小,但同时作为一条自然的装饰腰线,并不突兀。

  ▼虽然从侧面看F1大致是一个上小下大的梯形,但从顶上看F1的形态,是无法看到底部的三脚底座的,只有一个完整规整的圆形,设计师对所有弧线都进行了精确地调整。

  ▼F1的控制面板设置在底部,左侧两个方形按钮,上面是信号源切换按钮(完全可以通过遥控器切换)、下方是电源开关。

  F1的连接方式比较简单,光纤/同轴一端连接电视/投影等输入源,另一头插入F1的光纤/同轴接口,两根RCA- RCA的莲花接口,分别插入OUT接口中,其中L对应左边的音箱,R对应右边音箱;

  目前,这套G1+F1的音箱系统正在等新房保洁做完,就可以正式调试使用了,下一篇,会给大家带来更细致的家庭声音环境说明和调试,以及整体的使用体验,大家可以关注下。

  选择电动幕布是因为装了满墙电视柜,为了大屏,又不想妥协放弃幕布,只能将幕布明装在柜子前面,使用时降下,不用时收起。为此,在定制柜下单制作的最后一刻,我将原本一门到顶的门缩短了20公分,留20公分的封板区域收纳投影幕布。

  选择尺寸时,需要留意投影到幕布的距离,计算出最大投影尺寸,并注意电动幕布的外壳尺寸,外壳尺寸要比幕布本身长一些,安装条件可以直接询问客服。

  ▼最后选择了钉子科技的100寸钉电动抗光幕布,想比白幕能带来更好的白天观影效果。

  大件直接入户,外部塑封严密,内部通过厚实的泡沫垫和塑封进一步降低幕布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。

  ▼客服帮忙预约好上门安装时间后,两名师傅上门安装,会当面沟通安装需求,将长达2.8米的投影抬起后用铅笔标注好打孔位置。

  需要注意的是,钉子科技电动升降抗光幕布的电源线在正对幕布的左手边,需要提前预留好10A的三孔插座。

  ▼将膨胀螺丝打入天花板后,固定好幕布即可。之后安装师傅会调试好幕布,并简单教学,即可完成安装。

  钉子科技的这款抗光幕布,采用环保软PVC材质,100寸的投影区域覆盖光学抗光涂层,形成环保的高清抗光幕面。黑色部分同样采用了环保的黑色油墨,使得这款幕布不仅防潮,还可以清洗护理。

  ▼钉子科技抗光电动幕布两侧的拉线,硬挺的拉线设计,可以让幕布边缘不卷边、不翘起,整块幕布常年保持平整状态。

  钉子的这块抗光幕布通过光学看光涂层,可以有效吸收环境光,并拥有近乎平直的160度观影视角,0.9倍的增益效果。

  在这个时段和这样的光照条件下,一般的白布很难投射出这样的画面效果,虽然画面也有些泛白,但整体画面还是看得清的,色彩损失也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
  ▼白天接近傍晚,没有强烈太阳光的天气,关灯情况下,幕布的画面效果,这个效果虽然谈不上有多细腻,但绝对算得上清楚,完全不会影响观影了。

  由于房子装修还在做最后的收尾,简单介绍了下钉子科技的这款电动抗光幕布,初步使用下来还是一如既往的满意,做到了抗光和画面效果的平衡,即便是白天观影,也比一般的幕布效果好些。

  初次装修,家里购入的产品远不止这些,限于篇幅,后面会逐步慢慢地、深入地,介绍家里所有的产品是如何智能联动联动,并尝试Home Assistant的玩法。

用一套房子开启新生活避坑指南及设备清单

2019年4月底,毕业8个月后的一个下午,和领导请假说,要去售楼处买套房。 在那个买房靠抢的热烈的下午,谁也没料到3年后收房时,房市遇冷打八折。尽管问题多多遗憾多多,但好歹...

用一套房子开启新生活避坑指南及设备清单

2019年4月底,毕业8个月后的一个下午,和领导请假说,要去售楼处买套房。 在那个买房靠抢的热烈的下午,谁也没料到3年后收房时,房市遇冷打八折。尽管问题多多遗憾多多,但好歹...

 咨询购买

开云官网

咨询热线

010-88552126

 在线咨询  在线预约
开云官网 TOP